誠於中形於外
越是井底之蛙越不懂得謙卑。一個人講話的內容、姿勢態度以及所操的語氣都會表現出他是否謙卑。一個人的心態如果居高臨下,他講話的語氣就自然會呈現出高傲。
陳講師講道時口條很好,講得神氣活現,但是操著是佛陀的語氣,好像她是佛陀。哈哈!
我們曾經都是井底之蛙,只是我們沒有察覺。一旦我們察覺到這個事實,那將是一整個心態大突破,從此可以謙卑下來。如果你還不懂得謙卑,請你去大圖書館看那裡有那麼多的書,你讀過幾本?想像宇宙那麼浩瀚無垠,人類何等渺小。
陳講師講道時口條很好,講得神氣活現,但是操著是佛陀的語氣,好像她是佛陀。哈哈!
我們曾經都是井底之蛙,只是我們沒有察覺。一旦我們察覺到這個事實,那將是一整個心態大突破,從此可以謙卑下來。如果你還不懂得謙卑,請你去大圖書館看那裡有那麼多的書,你讀過幾本?想像宇宙那麼浩瀚無垠,人類何等渺小。
秋水篇中,莊子說了一個精彩的故事。
淺井的蝦蟆對東海的大鱉說:「我快樂極了!我在井邊欄杆來回跳著,跳累了可以回去破磚上休息;游在水裏的時候,水托著我的兩腋,淹到我的雙腮;踏在泥濘上,泥就掩蓋我的腳背,回頭看井裏的紅蟲、螃蟹與蝌蚪,都沒有我這般逍遙自在。並且我獨據一池井水,任我跳躍,真是快樂極了。先生!你何不下來參觀參觀?」
東海大鱉左腳還沒跨入,右腳已被絆住,於是慢慢退回,告訴蝦蟆大海的情形。牠說:「千里之遙遠不足以形容它的大,八千尺高度不足以形容它的深。禹的時代,十年有九年淹水,可是海水並不見增加;湯的時代,八年裏有七年乾旱,可是海水並沒有減少。不因時間之長短而改變,不由於雨量之多少而增減,這就是東海的大快樂啊!」
淺井的蝦蟆聽了倉皇失措,茫然若失。
留言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